多特蒙德法律亮剑:黄黑战袍不容极右翼政治操弄
德国足坛劲旅多特蒙德近日通过法律手段成功阻止极右翼政党 “德国选择党”(AfD)滥用其标志性黄黑配色进行政治宣传。这一事件不仅是俱乐部维护品牌纯洁性的重要胜利,更折射出德国社会对极右翼势力渗透公共空间的警惕。
一、事件经过:从竞选贴纸到法律对决
事件的导火索是 AfD 地方党部在 2025 年地方选举期间发布的一张竞选贴纸,其上印有 “足球中的黑黄,星期天的蓝色” 字样。这一标语试图将多特蒙德的黄黑配色与 AfD 的代表色蓝色关联,暗示选民在比赛日支持多特、投票日支持 AfD。多特蒙德俱乐部迅速做出反应,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赢得禁令,迫使 AfD 签署承诺书,明确禁止在政治宣传中使用黄黑元素,违者将面临处罚。
二、俱乐部立场:价值观不容妥协
多特蒙德在给 AfD 和媒体的公开信中强调,AfD 的行为是 “非法企图将多特蒙德与某种政治立场或选举行为挂钩”。俱乐部发言人进一步指出:“我们绝不容忍任何组织擅自挪用多特蒙德品牌、颜色或形象,尤其是在具有政治目的的语境下。” 这一立场与其长期坚持的反极端主义传统一脉相承。
作为德国足坛反歧视的先锋,多特蒙德早在 2000 年代初就通过球迷教育项目、集中营参观等举措打击极右翼思想渗透。例如,俱乐部曾带球迷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直面纳粹暴行,以历史教育对抗仇恨言论。2014 年,多特还因积极抵制极右翼活动获得德国足协颁发的 “尤利乌斯・赫希奖”。此次维权行动延续了这一传统,再次彰显其 “足球无关政治” 的原则。
三、社会反响:从球迷声援到政治争议
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多特球迷群体普遍支持俱乐部行动,社交媒体上 #黄黑不售# 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德国足球界也对多特表示声援,德甲联盟主席塞弗特称此举 “维护了足球的非政治空间”。但 AfD 方面并未完全服软,其地方党部在官网隐晦回应称 “尊重司法判决”,同时继续使用其他符号进行宣传。
这一事件也暴露了德国社会的政治撕裂。AfD 近年来试图通过体育符号扩大影响力,此前曾多次在竞选活动中借用地方球队元素。多特蒙德的行动被视为对这种 “体育洗白” 策略的有力回击。正如德国和平协会政治经理迈克尔・舒尔茨 - 冯・格拉瑟所言:“体育不应成为极右翼的宣传工具。”
四、法律博弈:商标权与政治表达的边界
此次诉讼的核心在于商标权与政治表达的平衡。多特蒙德以侵犯商标权为由起诉 AfD,法院最终支持其主张,认定 AfD 的使用方式可能误导公众,损害俱乐部商业利益。这一判决为其他俱乐部提供了范本 —— 当政治团体滥用球队标识时,法律手段是有效防御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多特蒙德在商业合作中也面临类似争议。2024 年,其与军火商莱茵金属的赞助协议曾引发抗议,批评者认为这与俱乐部 “反对暴力” 的价值观冲突。此次维权行动或可视为多特在商业与价值观之间寻求平衡的又一尝试。
五、深层意义:体育符号的公共属性争夺
黄黑配色对多特蒙德而言不仅是品牌标识,更承载着球迷情感与社区认同。AfD 的行为本质上是对这种公共符号的政治挪用,试图将其纳入极右翼叙事框架。多特蒙德的胜利不仅是法律上的成功,更是对体育符号公共属性的捍卫。
正如俱乐部乐鱼网下载传奇人物罗伊斯所言:“黄黑属于球迷,不属于任何政治势力。” 在极右翼势力试图渗透公共空间的当下,多特蒙德的行动为全球体育界树立了榜样 —— 当价值观受到威胁时,必须果断亮剑。

结语
多特蒙德与 AfD 的这场法律较量,是体育符号非政治化的一次重要战役。它提醒人们:在商业利益与政治博弈的夹缝中,体育的纯粹性需要持续捍卫。正如伊杜纳公园看台上那句永恒标语 “这里是多特蒙德,这里只有足球”,黄黑战袍的颜色,永远属于球迷,而非政治操弄的工具。